京东、淘宝玩什么鬼?要求登录才能搜索商品?!

近期,许多网友发现京东和淘宝的网页版出现了新的变动。如果在未登录的状态下搜索商品或查看价格,会被强制跳转到登录验证页面。这就意味着,如今要在京东网页版搜索商品并查看详细信息,必须先登录账号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淘宝上,网友们纷纷抱怨:“在电脑浏览器上搜索商品后,点击详情页竟然不显示,非要登录才行。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实际上,不仅是在京东,淘宝也存在类似的情况。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:“在电脑浏览器上进入淘宝搜索商品后,点击详情页竟然不显示,一定要登录才行。”

显然,京东和淘宝的这一设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,几乎等同于强制用户使用自家的cookie以确保自动登录。那么,他们为何要给用户的浏览设置这样的障碍呢?

京东、淘宝玩什么鬼?要求登录才能搜索商品?!

事实上,类似的现象并不仅限于电商网站。诸如知乎、豆瓣、百度贴吧等平台,只有登录用户才能查看完整内容,未登录用户只能看到部分内容。甚至在使用手机浏览器时,还会遇到“打开App、阅读全文”的提示。各大App的产品经理似乎在推动用户登录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,背后实则都是商业利益在驱动。

最初,产品经理选择削减非登录用户或访客的体验,主要是出于成本考虑。因为在互联网上,网络爬虫等机器人无处不在,但它们除了让网站访问数据更好看之外,不会点击广告,也不会贡献内容。为了遏制机器人用户的访问,便想出了削减访客体验的办法,再结合验证码系统,将机器人与真实用户区分开来。

当然,降低访客体验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将访客转化为注册用户。在消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中,产品直接面向用户,营收也需要借助用户行为来实现,因此用户规模至关重要。用户数量的多寡、使用时间的长短与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呈正相关。所以,互联网厂商有足够的动力去吸引用户注册,并促使用户持续使用自家产品。

进入大数据时代后,互联网厂商区分用户与访客的动力进一步增强。随着云计算的到来,算力的提升使得非结构化、半结构化数据这些原本难以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变得容易被利用。在用户数据的价值被充分挖掘后,互联网厂商与普通用户之间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形成了代差。

由于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以数据形式保存,互联网厂商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,总结出某一类用户群体的偏好,甚至精确到个人。于是,用户画像这一概念应运而生。它通过收集用户的各种数据和行为,得出特定用户的基本信息和典型特征,形成一个人物原型。用户画像通常包括三个信息维度:基本属性、消费购物和社交圈。

借助用户画像,互联网厂商可以了解每位用户的具体年龄、性别、所在城市、收入水平、购物品牌偏好及类型偏好等。基于大数据建立的用户画像,是互联网广告实现精准投放的关键,也是互联网产品优化升级的基础。此外,用户画像还能细分至电商平台为不同用户发放不同优惠券的依据、音乐流媒体平台推荐音乐的源头,以及互联网金融完善风控的指导之一。

然而,如此“神奇”的用户画像需要用户的配合才能实现。如果用户“退化”为访客,那么互联网厂商就无法了解用户行为,自然也不能从众多用户中准确找到你的喜好。以京东和淘宝为例,他们引以为傲的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机制,正是基于用户画像来实现的。即使不同用户搜索同一类商品,看到的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。

然而,如果用户不选择登录京东或淘宝的账户,那么在平台眼中,你就像一张空白纸张,完全未知。设想一下,如果所有用户都采取这种做法,那么京东和淘宝如何更新和优化他们的用户画像系统呢?用户画像系统的停滞不前,又如何实现针对性地推送商品,提高商品的转化率呢?

须知,搜索行为是用户主观意愿的体现。用户在电商网站而非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关商品关键词,很大概率上是对该商品有所兴趣。这一数据对电商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因此,电商平台在搜索方面设置障碍,从而降低用户体验,也就有了足够的动力。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迫使用户完成账户登录。

许多互联网公司通过每日签到、打卡送积分等方式,从正面激励用户登录。而京东、淘宝等网站则采取负面激励的方式,即不登录就无法获得完整体验。在数据成为互联网公司竞争力的基石的时代,这些看似奇特的操作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总结:京东和淘宝等网站的做法无疑给用户带来了诸多困扰,近乎强制性地要求用户使用他们的cookie实现自动登录。那么,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原因在于,互联网公司追求商业利益,希望将访客转化为注册用户。用户画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,互联网公司需要用户行为数据来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广告投放。因此,他们通过限制非登录用户的体验,试图逼迫用户登录账户。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结果。虽然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便,但我们也能理解互联网公司的立场。希望他们能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。你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会员发布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,如遇充值环节或绑定支付账户等异常步骤,建议停止操作,是否有风险请自行甄别,本站概不负责。
本站资源仅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,微信:xinpai510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